第(3/3)页 真好吃啊! 就着镇上买的饼子,吃了来到这大庸朝的第一顿好吃的饭菜。 叶青又取了自己的砍柴刀,将大骨劈成几段,确保都露出了骨髓。 锅里装了几瓢凉水,直接将大骨入锅,煮了约莫有几分钟,也没有放什么调料,撇去浮沫。 把锅底的柴,入了熬药的土炉子里,这大庸朝别的不说,就单单陶器的制作是非常出色的。 一口硕大的陶罐,用铁丝扎好固定住,只卖二十文,不用铁丝箍的话只卖十文。 贵的不是陶器,而是铁。 将洗净的大骨头放入陶罐里,注满了水。 放了几块大柴,任由它慢慢的烧着。 叶青手脚麻利的将锅碗都洗了,搬了一个木墩子,才有空静下心来,边看顾着火,边研究自己的小葫芦。 小葫芦平时的黑黝黝的,毫不显眼,只有吸饱了水的那会才会通体翠绿,莹润无比。 就比如现在,外面下着毛毛的细雨,小葫芦就在丝丝缕缕的吸收着雨水。 叶青在雨中来回走了一趟,都能感觉到小葫芦吸水时候的喜悦心情。 虽然不知道这小葫芦的来历,但是小葫芦对她是绝对没有坏处的。 而且靠着小葫芦还催生了青菜苔,赚了一笔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笔钱。 叶家村靠着芙蓉山,柴自然是不缺的,劈成手臂粗细的木柴,刚刚好可以填进去土炉子里,很快被铁丝箍的陶罐里头,就咕噜噜的冒出了开水泡。 叶青入神的盯着那层出不穷的水泡,才留了一根柴,任由底下的炭火,将这一根柴的热度发挥到底。 接下来只要保持这一根柴燃烧,等到晚上就可以拥有一锅浓郁的大骨汤了。 叶青起身将肉抹了盐挂在了灶房的挂钩上,想了想,还是觉得不放心,又取下来,洗刷了一个空的陶罐,控干了水分,将抹了盐的肉,一条条的放入了陶罐里。 以防万一,再来一个叶大姑那样的人物,她可赌不起。 这场雨下了三四天。 叶青就要背着背篓准备上山去采菜的时候,叶二伯驾着他那辆老马车回来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