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七章 塞外之战 (五)-《重生东汉末年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顿了顿,又说道:“明日里我军便到了升龙谷,升龙谷中地势虽不甚先要,可敌军若据高处而共,依然需颇费些手脚。故依儿子的意见,应当稳重行事。”

    和连听了,不置可否,道:“哦?那依你之见,明日里应当如何稳重行事?”

    骞曼道:“升龙谷长而窄,极易受到敌军打击。儿臣以为,应当先命人迅速占领两侧高地,然后命令大军分作三段,先令先锋军出谷,待其扼住谷口,留下后路大军守住入口处,众军主力方可缓缓通过。”

    和连看了下首的一个汉人儒生打扮的人,微微点头,道:“秦先生,你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那秦先生捋着下颌稍稀疏的长须,以手中拿着的一卷《孙子兵法》拍了拍大腿,见帐中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,方摇头晃脑地道:“大公子所言,深合兵法之道。微臣也认为,此次来袭之敌,必是塞外三城中的汉军。不过,至于如何应对,微臣这里却有一点小小的建议。还请大汗见纳。”

    和连忙摆摆手,诚恳地道:“先生旷世大才,所说的必是好的。若有什么事情,千万不可有顾虑,但讲无妨!”

    秦先生似乎很是享受如今受人瞩目尊崇的感觉,待沉吟了良久之后,将众人的胃口吊足了,方开口道:“兵法有云,所谓虚则实之,实则虚之。故能示之不能,不能示之能。敌军如今既来骚扰,便说明我军之动向,他们已然确知。故,这一番骚扰,便有两个方面的原因。”

    和连看着秦先生摇头晃脑、之乎者也,却是双眼放光,显然极吃这一套。身为鲜卑一族的大单于,自然要胸怀天下,而不避胡汉地任用贤人,自然能更好的体现出自己的胸襟气魄。这个秦先生在中原郁郁不得志,学问却是极好的,自从投效部中,帮助和连很是整顿了一番部中。不说别的,单单是这效仿中原的一套礼乐制度,便让和连很是尝到了一番上位者的畅快。因此,对于秦先生的意见,和连一直都极为重视。

    当下,他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,问道:“敢问先生,到底是何原因呢?”

    秦先生心中对和连的态度极是满意,遂摇头晃脑地道:“依照微臣看来,第一,是想要使我军步步为营,以迟滞我军前进之步伐;第二,是想要拖垮我军,使得我军便是到了三外三城,亦是无力攻城。到时候锐气既失,想要攻克坚城,便是难上加难了。”

    和连忙道:“先生所虑甚是,那依先生之见,我军应如何应对呢?”

    秦先生道:“这两个原因,其实都暴露了一个问题,那便是塞外三城对于我军此次南下,准备不够,实力不足。既然他不想让我们尽快抵达,那我们反而应当加速行军,以期赶在他们准备停当之前发动攻城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